
摘要
目标检测的目标是确定图像中物体的类别及其位置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无锚框(anchor-free)、两阶段检测框架:首先通过寻找潜在的角点关键点组合来生成若干物体候选区域,随后通过独立的分类阶段为每个候选区域分配类别标签。我们证明,这两个阶段分别有效提升了召回率和精确率,且可无缝集成至端到端网络中。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称为角点候选网络(Corner Proposal Network, CPN),具备检测多尺度物体的能力,同时有效避免了大量误检候选区域带来的干扰。在MS-COCO数据集上,CPN取得了49.2%的平均精度(AP),在当前主流检测方法中具有较强竞争力。此外,CPN在计算效率方面表现优异,在26.2 FPS和43.3 FPS的推理速度下,分别达到41.6%和39.7%的AP,显著优于同推理速度下的多数现有方法。代码已开源,地址为:https://github.com/Duankaiwen/CPNDet。
代码仓库
Duankaiwen/CPNDet
官方
pytorch
GitHub 中提及
基准测试
| 基准 | 方法 | 指标 |
|---|---|---|
| object-detection-on-coco | CPNDet (Hourglass-104, multi-scale) | AP50: 67.3 AP75: 53.7 APL: 62.4 APM: 51.9 APS: 31.0 Hardware Burden: Operations per network pass: box mAP: 49.2 |